最好的教育,是不急着让孩子说“对不起”
★
昨天跟朋友逛街,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件特别糟心的事。
当时正好在市中心,等地铁的人很多,大家站在等待区排队,原本相安无事。
后来一对母子过来,小男孩可着劲儿往人堆里窜。妈妈就跟在他身后,一边笑着说:“你这孩子,别乱跑啊。”一边若无其事地跟着孩子一起插队。
站在她们后面的小姑娘提醒了一下,她挥挥手说:“对不起啊,孩子还小,不懂事。”接着就掏出手机,理都不理。
上车后,他们正好坐在我们身边,朋友掏出手机玩游戏时,小男孩一下子被吸引过来。
一开始倒觉得没什么,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小孩扯着朋友的衣服说:“阿姨,你能不能往这边来点,我都看不到了。”
朋友很莫名其妙,看了小孩母亲一眼,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结果小孩看朋友没关注他,一下子抢走了手机。
朋友下意识把手机拿回来时,小孩把手机摔到地上,捡起来一看,屏幕中间出现了一道裂痕。
男孩妈妈这才放下手机说:“对不起啊,小孩子不懂事,你别往心里去。”还用力推了推儿子:“你又在闹什么,快跟阿姨说对不起。”
小孩无所谓的耸耸肩:“对不起,行了吧。谁让你不给我看的。”
可能是害怕赔偿,朋友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对方就趁着车到站,拉着孩子冲了下去。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自我意识建立的阶段,规范孩子的行为,教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本该是父母的责任。
因为个人利益或是想逃避惩罚,导致孩子每次行为失误后,就简单地说声“不好意思”“对不起”就完事,以至于孩子以为,“对不起”三个字可以为一切的错误买单。
时间长了,孩子习惯了仗着自己年龄小,遇事就用“对不起”做挡箭牌,这种“伪礼貌”,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
只会道歉的孩子,也只会犯错。
邻居家的孩子,是出了名的小霸王。
一开始,他还只是小打小闹,如果对方家长冲过来,他家人就道个歉,说孩子小,不要放在心上,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事情稍微严重些,父母生他的气时,他只要肯主动说对不起,那就完全不会挨骂了。
儿童节那天,小区举办绘画比赛。小霸王和父母一起去参加,结果只拿到一个参与奖,而那个第一名的孩子,却得到了智能型小机器人。
领完奖退场时,小霸王想像以前一样,把机器人抢过来。没想到竟把那孩子推下了台,对方头部着地,当场就摔晕过去。
小霸王的父母吓傻了,而那个始作俑者却一副毫不害怕的样子,还想着如果父母要骂他,他道歉就是。
我们总是说,孩子品性不好,总是惹事。却忘了屡教不改的背后,是孩子的错误意识出了岔子。
孩子都很聪明,从你的反应中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做法需不需要改正。只要不会对个人造成任何损失,那他不仅不会变化,反而越发肆无忌惮。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只关注于孩子的行为漏洞,一犯错就急着让他们说对不起。
对孩子来说,那句“对不起”只是平息父母怒火的工具,而不是犯错后的承担。后果就是,你的气消了,他的错还在。
如果父母的责任意识,只停留在分辨是非的表面,虽然看起来很有礼貌,但孩子会有样学样,成为一个言语的巨人,责任的逃兵。
★★★
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避免犯错,也不是让孩子学会道歉,而是让他们学会一个好的行为,明白一个做人的道理。
就像你只是逼孩子道歉,孩子就会浮于表面,给你营造一个伪礼貌的假象。但对人格的塑造,毫无作用。
(1)学会认错的第一点,就是理解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错在哪儿。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主动帮助孩子,告诉他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先接受现实,再告诉他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在引导中树立起规则意识。
这是鼓励孩子正确面对错误行为的基础,也是原谅孩子的基础。
(2)学会承担,为行为后果负责
聪明的父母都知道,为孩子挡风挡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责任感,能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学会给孩子留一些“后果”去承担。
比如说,孩子弄坏了别人的东西,可以让他做点事帮忙赔偿,那他以后弄坏东西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
(3)学会复盘
每一次的错误,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长。事情过去之后,鼓励孩子去总结思考。
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再把事件回顾一遍,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从中认识到规则秩序;另一方面,孩子也会牢记在心,主动管理自己的行为状态,真正了解到,错在哪里。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想要孩子分辨是非、有责任感,父母就必须做到有规则意识、懂承担。
智慧的父母,从来不害怕孩子犯错,也从不会逼着孩子说:对不起。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
热门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