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幸福

    来源:现代生活网      作者:未知   2009年11月02日
分享到: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在他的时间内扮演多种角色。”正因如此,你所认得的自己,不见得与别人眼中的你是相同的。沙特说:“我们可以说,每一个人对他人而言,都是一个魔术师,别人所得的“印象”,往往并不是真的他自己。”这当中的差异就值得去思考。我们常听人说:“人生如梦”,或者说:“人生几何”,这些话看来,人生确实无定性,变化莫测,每个人有自己具体存在方式,每个人也可以创造自己的生活,不应满足于随波逐流的生活,不应听任别人或社会的摆布,不应消极地埋怨社会、埋怨别人32。所以,关键问题不在于你现在生活得怎么样,而是在于你是否成为自己生活的真正主人,你如果贫困,生活当然会有困难;但是,面对着贫困这个现实的存在,你敢不敢承担起自己对自己的生活的责任?在承担责任时,你敢不敢藐视周围的一切,以致在心目中只有你一个人存在?如果有这样的态度,你即使穷也可以置之不顾,你仍然觉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觉得很坦然,并不受贫困的拘束。沙特认为,人是很简单的,我们说简单不是说他是靠自己意识到自己而存在,而是说,他想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即他创造他自身。

 

作者在幼年时,因一埸意外,学了希腊文又学了拉丁文,而被贴上古典学者的标签,弄得最后到牛津去念那些语文,所以警告学生,小心提防那些早年的标签,它们会黏在你身上,不管究竟对不对或喜不喜欢。一个人如果以别人设计好了的方案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那就无异于自然界的石头–把它放在哪儿,它就在哪儿;也无异于桌椅板凳家具之类–木工设计成怎样,它就被做成怎样。人自己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设计自己的生活。我们的身分有部分是遗传来,有部分是早年的经验塑造的,我们应该不断窥视那乔哈利之窗第四块隐藏的窗格,把越来越多的面积摊开在阳光下,说不定在临终时,不会再有任何东西是自己和别人看不到的。

 

五、结论:平衡

 

本书有助于我们厘清自己的人生,让我们不那么仰赖他人的肯定,重新把生命定焦于 eudaimonia,而且,最重要的是,激发我们去思考,我们重视的价值是什么?是金钱?事业?朋友或家人?此外,作者建议,人生已超过事业和家庭两阶段的人,去实行“足够”的学说,去做我们认为此生该做的事情。证严法师认为,心无餍足的人,永远活在追逐之中,以有生精力追求无止境的欲望,犹如夸父逐日永不可及,最后将空过人生,一无所成。

 

生活就是工作,变化就是休息,从一种工作换另一种工作,本身就能提振精神,将有收入工作、学习工作、家庭工作等混合安排,达“工作的平衡”,做起来就觉得愉快幸福。

 

在人生的新超级市埸里,没有一个标准,选择只会增加压力,希望藉由傅佩荣教授寻找生命重心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大多数人不再直接抓起熟悉的盒子就走,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傅教授认为,寻找生命重心的方法,用一生所能拥有的东西分析,那一种对你而言比较重要,共分四类16项:

 

1. 不须努力就能拥有:年龄、外貌、健康、聪明。

2. 成长过程中别人给你的:家庭、学校、专长、职业。

3. 努力后所得到的:财富、名声、地位、权力。

4. 在世界所希望的:朋友、志趣、社团、信仰。

 

生命原本就是一个很棒的故事,只是有时候,我们并不明白自己就是作者,可以尽情地挥洒,写出心中所欲所想。在人生中,只有你真正知道自己存在的理由,积极地找寻自己要走的路,不要让其他的人事物驱使你、摆布你。一个人是否圆满成功,应该是由自己决定,而不是由别人来告诉我们33。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曾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为得不到我所要的,另一为得到我所要的,发现找错了。”当你找出自己平衡的标准,定义自己成功的方法,并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那你就找到eudaimonia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