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八句话

    来源:现代生活网      作者:柯云路   2011年09月21日
分享到: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

  那么,家长们如果想使孩子进步,只要有决心,掌握一点正确的方法,是件不难的事情。而这种方法、那种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了解人,了解家长自己,了解孩子。这种了解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陈词滥调的了解,天天有人在说,要了解人,要了解孩子,其实满世界看到的都是不了解。

  家长们要使孩子发生变化,就一定要取消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包办式等各种错误的家教模式及嘴脸。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研究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许多学者认为这句话是世界第一金科玉律。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这样一个规范: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这个原则当然应该包括自己的孩子。反过来。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也应该给予孩子。

  举一件小事,家长们都能有所体会。你做了饭,你的家人不欣赏,没有好评价,还有很多埋怨和唠叨,你做饭还有好感觉吗?如果不仅在饭桌上,甚至你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监督,发号施令,唯恐你做得不好,你还有什么好感觉?你没有好感觉了,没有积极性了。

  你买了几本书送给孩子,推荐他读一读。过了几天,你很关心他读书以后的感想。一方面,你是关心孩子知识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也很希望你买的书孩子能够喜欢。如果你推荐给孩子的书他很长时间都不读,家长也会觉得没有意思的。如果他读了,对这几本书很欣赏,你会很高兴。这里不仅有你对孩子的关心,而且有你对自己劳动得到评价的期待。大人都很在意这一点,更何况孩子?

  那么,家长们为什么不研究研究孩子的心理呢?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是不是也期待正确的评价呢?

  如果家长为孩子买了一件礼物,发现孩子一点也不爱惜,你会是什么感觉?同样,如果孩子很努力地做了一件事情,却没有得到正确评价,孩子心理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许多作家都关心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上受到的评价,你对一个作家说,你哪部作品我看过,印象特别深,你和这个作家一下子就容易贴近。为什么?作家希望自己的劳动和创造被人理解。一个做手拉面的师傅工作的时候,有人围观,他绝对不会反感,绝对不认为你在干扰他的工作,他反而将手中的面抖得特别来劲。往往当围观的人散去以后,拉面的师傅脸上还会有些失落。为什么?他在表演他的技术,表演他的劳动。

  小孩更是这样。

  我曾经观看过一个小孩和他爸爸打羽毛球,孩子虽然年纪很小,但是技术不错,经常能够接住爸爸打过来的球。我看了一会儿,对他爸爸说:你的孩子挺棒的,总能接住你打的球。孩子来劲了,前前后后跑得更欢。及至我走的时候,他眼巴巴地看着我,希望我留下来继续“观战”。当时我真有些不忍心从他的世界中撤退。这说明什么?说明人的技术和能力得到别人的评价是多么重要。

  家长们要不断地体察自己的成长经历,要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最容易受到鼓励的事情、最渴望得到的东西给予孩子,自己最不愿意、最不喜欢的事情一定不要给予孩子。

  你在工作中反感别人一天到晚对你唠叨,你就不要唠叨孩子。你不愿意一天到晚面对一张训斥的面孔,你就不要训斥孩子。要将心比心,进入孩子的思维。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