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好的专家告诉家长们该怎么做
来源:现代生活网 作者:高大安 2010年03月06日
大家都知道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可是,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却又不是一件可以无师自通的事情。现在,有关家庭教育的学说五花八门:一方面,有很多“窍门”“经验”或“成功案例”仅仅停留在初级的感性认识阶段,尚未脱离摸石头过河的感悟模式;另一方面,多年来致力于家教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理性、系统地完成各个前沿课题,因学术气重,其成果又难以普及。那么,普通的父母们该怎样从权威学者那里学到科学、完整而又通俗、实用的育儿理念呢?这就需要有一座连接他们的桥梁。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这本新书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
这是一部高端访谈录,负责采写的是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特约记者鱼朝霞老师。鱼老师多年关注家教事业,本身又是一位好母亲,她针对家长们普遍感到困惑的实际问题,用两年时间精心选出一系列采访主题,再专请中国当代家教领域16位风云人物各抒己见,汇成一部严谨深刻、视野开阔、启示新颖、高屋建瓴而又个性鲜明的经典之论。
全书共16个专题,主要就亲子关系、早期教育、青春成长、创新能力、教育资源、中外互补等方面,阐述最新家教理念及应用方法。每一个专题又分成若干个问答,由记者巧妙引出话题,再由专家进行精要分析各和讲述,内容直击热点,方式不拘一格。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们大力强调早期教育最关键,指出这种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严肃批评急功近利的浮躁倾向,强调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盲目相信某些速造“神童”的炒作。
书中有很多典型事例,经过专家分析之后,就能让人们从中发现以前没有想过的道理。
比如,被誉为“中国戒网第一人”的美籍华人陶宏开教授就列举了一个反面的事例:
有个17岁男孩,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她给妈妈打电话说:“这个假期,我要带个女孩回家来住。你们要好吃好喝地给我把她伺候好了。如果你们敢给她白眼的话,小心我宰了你们。”这个男孩为什么这么自私、霸道呢?原来,正是父母的“非理性教育”,让他既“极端自我”又“失去自我”。这个反面案例比较极端,但是,程度不同的类似事件却经常发生着。
当然,在本书里,专家们主要讲的还是教育成功的正面经验。在16位家教专家中,很多人都在教育自家子女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比如土一族老师的孩子就是“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有些父母,从小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然而,孩子不但不知感恩,反而对家长充满怨恨,长大后不成体统;也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时挥洒自如,指挥若定,然后,子女对父母爱戴而又敬畏,用超出预料的辉煌成就回报父母的期望。
读了这本书后,让人有这样一种感悟:在教育子女方面,成功的家长往往有一种大将风度,他们教育孩子时常常是事半功倍的。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这些家长的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学习的料”“根本用不着大人操心”,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大,却一直没看见父母费力督促。其实,世界上没有白来的成功,这些令人羡慕的父母也是多年耕耘、付出的,只不过,这些家庭的早期教育及时而又合理,孩子很小就自律自省,求知欲强烈、酷爱学习,自强上进。
孩子刚出生时就像没有装过软件的电脑,有智慧的父母洞察奥秘,善于为其编制正确程序,以后自然就如意了。为什么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因为家长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设计师。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这本新书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
这是一部高端访谈录,负责采写的是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特约记者鱼朝霞老师。鱼老师多年关注家教事业,本身又是一位好母亲,她针对家长们普遍感到困惑的实际问题,用两年时间精心选出一系列采访主题,再专请中国当代家教领域16位风云人物各抒己见,汇成一部严谨深刻、视野开阔、启示新颖、高屋建瓴而又个性鲜明的经典之论。
全书共16个专题,主要就亲子关系、早期教育、青春成长、创新能力、教育资源、中外互补等方面,阐述最新家教理念及应用方法。每一个专题又分成若干个问答,由记者巧妙引出话题,再由专家进行精要分析各和讲述,内容直击热点,方式不拘一格。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们大力强调早期教育最关键,指出这种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严肃批评急功近利的浮躁倾向,强调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盲目相信某些速造“神童”的炒作。
书中有很多典型事例,经过专家分析之后,就能让人们从中发现以前没有想过的道理。
比如,被誉为“中国戒网第一人”的美籍华人陶宏开教授就列举了一个反面的事例:
有个17岁男孩,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她给妈妈打电话说:“这个假期,我要带个女孩回家来住。你们要好吃好喝地给我把她伺候好了。如果你们敢给她白眼的话,小心我宰了你们。”这个男孩为什么这么自私、霸道呢?原来,正是父母的“非理性教育”,让他既“极端自我”又“失去自我”。这个反面案例比较极端,但是,程度不同的类似事件却经常发生着。
当然,在本书里,专家们主要讲的还是教育成功的正面经验。在16位家教专家中,很多人都在教育自家子女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比如土一族老师的孩子就是“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有些父母,从小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然而,孩子不但不知感恩,反而对家长充满怨恨,长大后不成体统;也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时挥洒自如,指挥若定,然后,子女对父母爱戴而又敬畏,用超出预料的辉煌成就回报父母的期望。
读了这本书后,让人有这样一种感悟:在教育子女方面,成功的家长往往有一种大将风度,他们教育孩子时常常是事半功倍的。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这些家长的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学习的料”“根本用不着大人操心”,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大,却一直没看见父母费力督促。其实,世界上没有白来的成功,这些令人羡慕的父母也是多年耕耘、付出的,只不过,这些家庭的早期教育及时而又合理,孩子很小就自律自省,求知欲强烈、酷爱学习,自强上进。
孩子刚出生时就像没有装过软件的电脑,有智慧的父母洞察奥秘,善于为其编制正确程序,以后自然就如意了。为什么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因为家长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设计师。
上一篇: 年轻父母打造“气质宝宝”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
热门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