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让孩子喜欢上自己的性别

    来源:互联网      作者:lzxml   2009年07月29日
分享到:


  第三阶梯5岁以后真正开始了解两性的差异

  孩子真正开始了解两性的差异,他们知道除了外表的不同外,还包括生殖器官的不同。如果你问他们,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一样,最常听到的答案可能是:“男生不可以穿裙子”,“女生可以留长发”等。但如果你一直追问,他们会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你:“男生有小鸡鸡,女生没有。”由于对性别的理解,这时的孩子对性别也开始敏感起来,开始懂得不好意思和回避。他们也真正理解性别不会随时间、外部特征、愿望的变化而变化。 

  在性别角色理解方面,学龄前的孩子会将许多玩具、衣着用品、工具、游戏、职业甚至是颜色与一种性别联系起来,而与另一种性别严格隔离,形成非常刻板的性别角色印象,这种现象直到儿童中期才会得以缓解。 

  正确引导孩子性别意识的5个建议

  爸爸妈妈应留意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爸爸妈妈对性别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孩子对自身性别的认可。比如,如果妈妈因为工作和家务过于繁忙,有时会抱怨“做女人真累”,这种观点则有可能引起女儿对自己性别的悲观。性别是有差异的,但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爸爸妈妈应该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应该让孩子理解: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不论性别如何,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华。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注意养育方式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影响。

  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从孩子一出生便不断地影响他们。有的爸爸妈妈为了自己没有圆梦――想男孩生了女孩,想女孩生了男孩,就将自己的孩子装扮成相反的性别,认为反正孩子年纪小,意识不到其中的差异。事实上,这些模糊的态度非常容易使孩子发生性别认同上的混乱,阻碍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性别角色榜样。

  父母就是孩子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在日常生活的身体和视觉接触中,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身上发展对异性的信任,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让孩子理解不同的性别角色,比如在爸爸工作辛苦时,妈妈和女儿一起安慰爸爸,体现女性的温柔和理解;爸爸和儿子一起来完成繁重的劳动,让儿子感受作为男子汉应有的坚强和力量。

  尊重孩子先天的气质类型,不要给孩子套上性别的枷锁。

  虽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性别刻板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和女性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上已经呈现了一定的中性化。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对的两极,人本身就具有双性化。因此在性别认同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不宜过多的限制孩子的爱好,以免阻碍他们的个性发展。

  重视爸爸在孩子性别意识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心理学家们发现,爸爸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而妈妈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差别不如爸爸那样明显。比如,在游戏中,爸爸会严格地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标准来要求孩子(尤其要求儿子)玩那些适合其性别的游戏,而妈妈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并以温柔的方式不加区别的对待孩子。

  在游戏活动中,爸爸是处在一个独特的位置上来影响孩子的活动和对活动的选择的,他们总是比妈妈更多地鼓励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从事探索活动,帮助孩子掌握技巧、获得经验,在这些游戏活动中逐渐培养了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也使女孩子逐渐摆脱了只能进行安静游戏的传统束缚,使她们在温顺的性格中增添了开朗、果敢、自信等优良品质。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