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爸爸妈妈的小聪明 大苯招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2009年06月20日
分享到:
  都说女人心难懂,其实,宝宝的心思才是最难读懂的。聪明的主妇妈妈不但要学会如何了解孩子,还要懂得灵活运用一些小智谋,让宝贝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焦点1:“哭穷”教育孩子节省
  女儿田田正读幼儿园大班,看到别的小朋友穿了什么新衣服,买了什么新玩具,佳佳回家就又哭又闹,缠着妈妈给她买。于是,妈妈决定采用“哭穷”教育。去买东西时,她故意让佳佳看看空钱包,唉声叹气地说:“没钱了。”该交水电费时,又故意让佳佳跟着她,让孩子眼睁睁地看着钱交到别人手里。一个月后,佳佳果然省了不少钱,很少再乱要钱买东西了。
  
举招:
  这种教育方法在开始阶段,可能会起到让孩子懂得节约的作用,但时间一长,孩子会变得吝啬起来,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担心家庭的经济变得敏感、自卑。此外,孩子因为担心要用钱,变得不爱和同伴一起玩,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交往、心理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对待“钱”的问题上,家长要用健康的心态去教会孩子合理用钱。当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后,家长不必把钱管的死死的,这样反而会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您不妨可以这样做:
1、 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通过元、角、分的换算游戏,让孩子学会了换算关系。通过购物游戏,让孩子学习了计数,感受到了快乐。
2、 把钱的支配权交还给孩子,提高孩子独立思考、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
  如购物时,可以事先让孩子列一张购物清单,培养孩子精打细算、从长计议的习惯,避免了购物冲动。父母给孩子钱时,要帮助孩子在事先准备的记帐本上记好。如积攒多了,孩子不便保管时,可单独存入银行或由家长代为保管。孩子开支的每一笔款,也要让孩子自己记好,并学习如何对金钱的支配做长远计划。
  
焦点2:孩子做家务,多劳多得
    小宝是典型的“5+2”宝宝,即5天由祖辈带,周末2天回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由于隔代的宠爱,5岁的小宝过着衣来伸饭来张口的生活,走到哪儿哪里就是脏乱差。爸爸妈妈学着外国的经验,依样画葫芦地给小宝制定“劳动合同”:自己穿衣5毛、收拾玩具1毛……

举招:
  孩子做家务多劳多得,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孩子对金钱的认识、理解还比较粗浅,如长期用钱作为干家务的报酬,很容易养成孩子一切朝“钱”看的功利思想。所以家长在运用此方式时要特别小心,避免不断提高筹码,以及养成孩子习惯得到奖金的模式,否则一旦没有了奖金的诱惑,孩子就很容易失去做事或用功的动力。在运用金钱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家长应谨慎拿捏分寸,不要让孩子会错意。
  其实,做家务也要“投其所好”。让孩子有选择的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并享受做家务的乐趣。简单的剥豆子也可以让孩子发挥他的创意,如在豆豆上打洞后,再用细绳将豆豆穿起来,做成一串别致的项链,尽量让家务变得有趣些。
  
焦点3:孩子受欺负,父母是盾牌
  琳琳上幼儿园了,妈妈最担心自家的孩子胆子小,不知道保护自己,会受人欺负。真是“心想事成”,当天晚上琳琳就成了“花脸猫”,惨兮兮地哭诉自己从不离身的玩偶娃娃被其他小朋友抢来抢去还扯断了胳膊。第二天,妈妈只得陪着琳琳一起去幼儿园找老师……

举招:
  孩子到了幼儿园的集体,就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小社会。很多孩子缺乏交往的技巧和勇气,所以他回到家里跟大人说别人欺负我了、不理我了。一方面他是希望从家人处得到安慰,另一方面也是期望大人能够帮助自己。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必急于亲自出马帮孩子解决问题,因为如果解决问题的人永远是家长,孩子就会永远选择哭诉、逃避。所以,改变这种模式的最佳方案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面对问题,面对困难,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同伴。虽然这个学习的过程不是那么容易,但孩子往往就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在孩子有过几次挫折经历后,他自己发现自己很“吃亏”,自然而然会想办法去应付。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