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来源:现代生活网      作者:未知   2011年05月21日
分享到: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也是不文明的。但不是不可以批评,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比如孩子做错了何事,可以罚其几天不能看电视,但决不能不许孩子吃饭,或者罚站数小时,打骂更是违法的。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成人都说不清楚后果和危害,光对孩子横加指责,就无法服人。因此要教育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人首先得周密思考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在美国这样的法制社会,做到这点不算太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或许有人以为美国很开放,但实际上,美国人对待道德感情、家庭责任、性爱行为等,都不会超越底线,也少有人因为帮亲友社会关系而腐败违法的。因为他们心中有原则,知道越界就是犯罪,不能为了迁就亲人而触犯法律。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这个“二十码”是个象征,说明美国人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家长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你觉得是关心照顾他们,孩子们却觉得家长控制得太严。也应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当然,家长还是要在二十码之外注视着的。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有些家长看起来对孩子操心管制很多,可到时候却不知道孩子的这些W,这可算不上好家长。只有上面所有那些法则都做好了,孩子才肯对家长说真话,家长也才能了解到这些W。也有些家长舍得掏钱送孩子去昂贵的私立寄宿学校,认为这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孩子能进管理严格专业的学校确是有好处,但家长也应该自问一下动机,把孩子完全托出去,是否有些图省事而把家长应付的责任推给学校的意图呢?有了可靠的学校来管教孩子,家长就不用操心这些W了。其实,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学习成长的过程,过早让孩子离家寄宿,家长会失去这样一段虽然辛苦却非常有意思的人生时机。即便孩子去了寄宿学校,有老师管教,家长仍然不可忘记自己的责任,要随时了解这些W。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