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高考志愿填报:招生处长给你传“秘籍”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未知   2013年05月08日
分享到:

  收集信息第三步——问专业

  选择的高校初步确定后,专业志愿又是考生和家长面临选择的一个难题。

  选报专业应以个人性格和职业规划为基点,围绕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和干什么广泛收集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向、专业就业方向以及办学实力等。

  在收集专业志愿信息时,考生和家长要注重高校录取原则中对专业志愿的要求,这是因为某个考生符合某个高校录取条件,投档到这所高校后,高校要以录取原则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如果考生信息把握不准专业志愿填报不当,就会有落榜的风险。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这也需要考生和家长收集信息,有些学校按大类招生,有些学校规定在考生入校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符合教学的规定,允许重新选择专业。考生和家长根据信息,是否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就由考生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

  【填报志愿】

  虽然搜罗了不少信息,但面对自己的分数段,到底该怎么填报呢?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李功毅建议:

  “绝对高分”考生:想报哪个报哪个

  这类考生填报志愿,可以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地理位置等填报。

  “一般高分”考生:可适当考虑学校地理位置

  这类考生报名时,如果分数与某校往年在本省录取的最高分数接近,那报考该校应该问题不大。但如果分数只超过该校往年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少许,就要考虑更多因素了。一般来说,中西部学校报的人较少,高分考生可以把这些学校作为重点选择对象。

  “踩线”考生: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要想清楚

  每年报志愿时,踩线考生是最难报的一个群体。李老师建议,刚过线或踩线的考生应该花更多心思研究各大学近3~5年的招生分数。对于一些往年招生状况与其实力明显不相符的学校,考生更要谨慎选择。一旦决定报考,就要严选第二志愿,找一所能“保底”的学校,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