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要开学了,师生如何调整心态尽快步入正规?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公众号      作者:未知   2020年03月13日
分享到: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打乱了生活的节奏,也让学校的教育活动受到了影响。随着开学时间的逼近(青海地区已开学),孩子将迎来新的生活,校长和教师们也面临新的压力与考验。

如何让孩子配合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如何帮助孩子们实现心理“复位”?

教师面对开学如何调整心态?

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步入学习的正轨?

为了有针对性地回应教师们的困惑,让新学期的开启迈上高效顺畅的跑道,我们约请相关专家进行解答,给学校的开学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一、开学后,孩子如何做好防护、保证安全?

:今年开学在即,如何让孩子配合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学校需要有哪些特殊的安全卫生举措?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治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马雷军)

让孩子配合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关键在家校合作。首先,学校应通过有效形式将学校防疫的有关要求及时通报到家长。其次,学校在开学前应当针对学生开展开学后注意事项的网络教育。再次,开学后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学校在开学前后需要注意以下工作。

第一是意识的建立,学校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既然开学了,防疫就可以放松警惕了。

第二是责任落实,要将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逐级落实,每一项工作都要有具体负责人,每一名教职工都有具体的责任。

第三是重视防疫教育,既有学生入学前的相关教育,还要有入学后的相关教育。

第四是制度的落实,学校对于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大专院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要严格执行;同时,还要在相关学校安全政策法规指导下完善学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尤其是应急机制的完善。

第五是检查到位,既包括对学生体温等日常检查,还包括对学校防疫相关工作和设施设备的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

第六是预案的制作,学校要将可能发生的危机逐一列出,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应对方案,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准确应对。

第七是物资储备,要提前准备有关防疫和应急物资。

第八是部门配合,学校不仅要重视内部分工合作,还要重视与外部有关部门的顺畅沟通。例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常规报告与应急报告要及时、通畅,与相关社区或村庄的信息、资源、措施衔接等。

二、面对开学,老师、学生如何调整心态?

:今年的开学延期,孩子心理上是一种什么状态?为帮助孩子们实现心理“复位”,教师和学校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会会长尚华)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延期开学,学生们只能闷在家里,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如很多学生对于疫情何时结束、生活和学习何时恢复正常都有一种不确定感,并因此感到害怕、焦虑和不知所措,导致可能产生以下身心反应:

认知上,害怕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担心疫情难以控制等;身体上,头晕、胸闷、心跳加快、食欲不振等;情绪上,恐慌、焦躁、害怕、压抑、情绪波动较大等;行为上,频繁刷屏查阅疫情的相关信息,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玩有关病毒、激战的游戏等。

长期居家隔离的状态下,单一的环境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也有部分学生出现生活无规律、昼夜颠倒、沉迷于看电视、生活较懒散等情况。隔离期间,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可能会有学生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况。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学生个人情绪,正确对待“非常时期正常的情绪反应”。教师要做好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出现上述情绪是非常时期人的正常情绪反应,当他们意识到“大家的情绪状态都一样”的时候,就会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第二,关注学生信息获取内容。焦虑,源于不确定感,随着我们了解的真实正面信息越多,踏实的付出越多,掌控感会重新回来。

第三,关注家庭环境,避免消极情绪家庭“传染”。对于低龄学生来说,可能还不太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会更多受到父母及家人的影响。

:超长假期中,教师也面临着疫情产生的焦虑、教学工作的压力。面对开学,教师应如何调整心态,维护个人身心健康?

:(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会会长尚华)

第一,调整作息时间。超长假期导致生物钟紊乱、作息不规律,应尽早调整生活习惯,以适应开学后的作息表,有规律的作息可降低不确定感,获得稳定安全感。尽早调整作息时间有利于开学后更快地投入工作。

第二,调整身体状态。防疫期间,长时间不能出门,作息不规律导致饮食不规律。无节制的饮食、空闲时间的增多、网络授课压力的增加,让人摄入更多的食物,导致很多人身体发胖、内分泌紊乱、上火烦躁、发困无力。因此开学前,应尽快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调整身体状态,以保证更好的投入工作。同时,还应提醒家长督促孩子规律饮食。

第三,调整自我情绪。假期延长,网络授课的进行,让教师在兼顾家庭的同时,需迅速适应新的教学和指导学生的方式,不断变换自身的角色。

很多教师面对工作环境改变、网络授课技术不娴熟、开学时间不确定、学生学习效率难掌控、教学进度不明确时,出现焦虑、烦躁、紧张等情绪。因此,教师在提前做好开学教学准备的同时,应通过与家人、朋友、同事、同行交流的方式,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以便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开学。

三、开学后,如何将“疫情反思”融入学科教育?

问:此次疫情暴露出我们日常教育的一些短板。开学后,如何将必要的教育内容融入学科教育,最大限度发挥疫情的“逆境”教育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专家殷飞)

从新冠肺炎的发生、发展与防控过程分析,基础教育从内容到方法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反思。

一是反思综合素质的培养。从2003年的非典到今天的新冠肺炎,都给我们再一次敲响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警钟;随着对生态保护的重视,我们还需要加强孩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生命教育;针对各种违反科学常识的“抽烟抗疫”“喝酒抗疫”等谣言在网络上满天飞的现象,要重视孩子们科学素养和媒体素养的教育。这场疫情再一次提醒我们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短板,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如何将素质教育做透做实。

二是反思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最终指向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改变。在防疫中,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本已经在幼儿园就学会的“科学洗手法”,却需要科学家和医生一遍遍地强调、手把手地教。那些在疫情中表现出“无知无畏”、不能遵守防疫规范的反面典型,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教育中重理念、重知识、重说教,而轻视持续跟进指导与踏踏实实养成的习惯教育。

三是反思家校系统的合作。居家防疫,停课不停学。孩子们在家学习,家长们各种“花式抱怨”,反映了学校教育在家校合作领域长期积累的问题。教育要想获得系统进步与深度改进,就需要发展出有效的方法与不同类型,和需要的家庭进行有效合作。唯有合作,才能完善孩子们成长的系统环境,才能促进社会有效治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副教授杨玉春)

第一是对政府的启示。国家课程方案对于中小学课程做出了明确的进阶式安排,对于不同学段、学科甚至年级的学生都做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规划,对于知识、能力和素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从政策层面启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实践。

面对疫情,国家层面的要求集合了对所有青少年学生的期待,向青少年学生提供了电视教育资源、网络教育等均等化的远程或在线的公共教育服务。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从学段上进行区别和细化,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甚至因人而异地细化针对性政策。各级政府要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设施标准化配备,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公用经费支持力度和精准性。分层细化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对于教育过程和结果公平的正面影响力。

第二是对学校的启示。学校层面要把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和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发展统合起来。以培养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为例,精准的、常态的教师培训是保证教师群体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同步的核心举措。一场疫情,让无数的教师变成“主播”甚至“网红”,虽然是应急之举,已经启发了广大教师开始思考,如何应对看得见的未来,如何进一步通过个性化交流工具,培养学生概括、自我调控等高级学习策略,减少对于单纯记诵、反复操练的依赖。以逆向思维应对疫情危机,拓展教师职业生涯宽度的同时增加深度。

第三是对学生及家长的启示。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新生一代,家庭支持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家长要深度思考如何让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学会认知和选择、了解外部世界、规范修行自身,尽量不要被动跟随学校的节奏,一味地检查作业甚至协助完成作业,将会异化家庭教育功能。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相比成绩和排名,学生的健康素养、生活习惯、学习行为更为重要。

我们以健康教育中的自我健康行为管理能力为例,小学阶段定位于健康躯体的识别与保持能力、初中阶段定位于健康行为促进能力、高中阶段定位于健康精神塑造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形成不仅会为个体打下健康生涯的基础,也会在遇到灾难、瘟疫等极端情况时有效保护自身和影响他人。优异的成绩、理想的大学、舒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这是千千万万百姓对于教育最直白的期望。面对产业、职业的变迁更迭,新生代的学生已经比他们的父辈更快地明白了“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必须进一步超越“直白期望”逻辑。

从个体视角看,要有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行动,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是青少年一代的关键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在对社会现实事件的解读、品味中,逐步形成世界观、价值观。


四、家长如何帮孩子尽快步入学习正轨?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复学来临时,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步入学习的正轨?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蔺秀云)

其实每年假期结束,学生回到学校,都有一周左右的适应过程。

首先,规律作息。家长和孩子在家里尽量按照以前上学的时间来调整作息。不过,家里的环境跟单位和学校的环境毕竟是不一样的,没有那么强的时间确定感。在时间管理方面,每天的安排要相对固定,规律地学习。时间安排尽量精确到小时,或者半天。比如上午时段学习语文和数学,下午时段主要学习其他的一些科目,晚上再学习什么,然后有体育和放松的时间。

其次,心理调适。如果孩子确实对复学出现紧张或者厌烦情绪,家长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方法或者正面引导,来帮助孩子放松和调节情绪。也可以从学习的必要性、目标、价值以及应用来引导孩子,使他们意识到学习对自己的人生甚至对整个国家都有重要意义。此次抗击疫情不能只凭体力,而是凭借知识和才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使孩子明白,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应对过去。在经过一番心理调整之后,如果孩子还有这种情绪,家长要看到孩子情绪或者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感受和内在的自我。孩子不愿意上学,他在害怕什么?他在担心什么?家长可以跟孩子做深入的沟通。

最后,热线求助。如果家长或者周围朋友也不能帮助孩子很好地回到学校、适应学校的生活,我们可以求助专业的帮助,包括现在很多疫情期间开设的免费热线,都可以去求助。一般来说,3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的咨询,能让他们放松下来、转变行为。

:(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专家殷飞)

返校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即将来临,孩子们的学习主场将会从家庭回归学校,如何让孩子们尽快步入学校学习的正轨呢?我想更多的家长应该从孩子在家学习中获得启发。

第一,主动与学校保持密切合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在家学习,家长们应该对孩子的学习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家校紧密合作才能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因此,返校复课在即,家长们应该主动和学校教师保持有效联系,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发挥学校集体教育和家庭个体学习的各自优势,以保证孩子学习好习惯的持续养成。

第二,调整生物钟并加强运动。因为居家防疫,孩子们生活节奏相对松散,且出门机会减少,整体运动量不足。因此在生理上,家长要主动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以及午间休息,调整孩子在家的生活节奏。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孩子在家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唤醒孩子的身体机能,在返校前让孩子的生物钟跟上学校的节奏。身体机能跟上了,孩子们的适应就会更快更顺畅。

第三,循序渐渐调整心理。一个多月来,孩子和我们一样完全暴露在各种有关病毒和疫情防控的信息中,有些敏感的孩子会对病毒和人群产生担忧、焦虑甚至恐惧。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足够的心理能量重新回归正常学校生活,家长们首先不要以爱孩子的名义制造焦虑,要引导孩子从权威渠道了解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孩子对病毒和疫情有清晰科学的认识;同时,教会孩子正确做好各种防护,如科学戴口罩等;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带孩子逐步进入小区广场、菜场、超市等场所,消除孩子紧张、焦虑的心理。

科学的知识、有效的能力和循序渐进的准备,将会促进孩子更好地适应返校复课的生活。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