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品牌的十大“奢侈”手法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作者:佚名 2009年03月24日
手法七:高档次的店面位置与豪华的店面装修
目的:接触高端人群,支撑产品的高价格
实质:以“品牌体验”之名,行奢侈之风,其实再豪华店面的租金都是消费者口袋里出的钱,有些奢侈品牌在中国开一个店面的成本都将近1000万,其昂贵成本当然说到底是由消费者买单了。
手法八:奢侈而小众的品牌广告传播
目的:紧盯高端人群进行品牌传播,营造出融入高端人群生活方式的感觉。
实质:一种传播策略而已,关键是昂贵的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费用,宣传品设计、制作、派送费用,对于奢侈品牌是少不了的。这样算下来平均到一个产品的广告费用是不会太低的。
手法九:高额赞助,为露脸那些目标群体出席的活动
目的:为与目标群体接触,也为媒体报道能露个脸。
实质:为了在某些活动中露个脸,奢侈品牌一般会掏上一笔价格不菲的赞助费,这笔费用当然也只会计算在消费者的头上。
手法十:品牌LOGO神圣化、象征化
目的:为品牌LOGO赋予神圣的意义,以期获得消费者尊重和崇拜。
实质:这只是一种人为的塑造和安排,譬如,奢侈品牌的专卖店或者宣传资料上,最醒目的位置就是LOGO,非常干净、整洁的表现,最大限度地凸现LOGO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其实,不难看出,以上这些手法,都是代价非常昂贵的做法,而与真正的产品价值却没有太大的关系。消费者掏出超过产品价值百倍的价格去购买的奢侈品牌,只是满足被品牌引导的心理上的某个需求罢了。
在这个金融危机的时期,越来越多更加趋于理性的消费者自然会看到这一点。
再者,就从法国人本身来讲,他们也经历了一个对奢侈品的狂热到理性的过程。一位研究奢侈品发展史的法国教授说,“中国人现在对奢侈品的认识,有点类似法国上世纪80年代对奢侈品的盲目推崇。他说,中国消费者目前对待奢侈品的做法,也曾经发生在日本和韩国人身上。但是现在,法国人对奢侈品越来越“不感冒”,正在使法国的奢侈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满足了自己的奢侈欲之后,法国人却开始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空虚感,他们开始思考奢侈品对他们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法国奢侈品消费已经完全“退烧”,法国人开始以一种理性、成熟的态度来看待奢侈品。
号称高贵的法国人尚且如此,那么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是否应该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呢?
上一篇: 中国CEO薪酬大调查
下一篇:雅虎任命斯蒂尔为首席营销官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菠菜和坚果,防脂肪肝
过量饮食会导致肝脏中甘油三酯...... <详情>
-
常揉腹部有6大养生奇效
一、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 <详情>
-
朱莉切除乳腺引质疑:背后潜藏巨额利益
5月14日,好莱坞女星安吉丽...... <详情>
热门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