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尚生活健康在线娱乐休闲礼仪风俗家庭教育精美图库手机版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掌控自己的兴趣

    来源:微软研究院      作者:张益肇   2010年12月14日
分享到:

   寻找能力与兴趣的天平  

  很多时候兴趣是一种蛮主观的情绪,特别是想把自己的兴趣发展成一种毕生经营的事业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一厢情愿,因为能力或是天赋的多寡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如愿以偿。 

   这里我想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事。他从4、5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乐器,但是当他练习到16岁的时候,突然绝望地发现手的演奏动作无论怎样都不够快,永远都跟不上自己心里的节拍。后来,一位音乐前辈就建议他去试试做指挥,因为他看出卡拉扬身上有一种优越于他人的天赋——对音乐敏锐的感触和精细的判断。我非常清晰地记得卡拉扬在回忆第一次挥棒指挥时的那份情缘:“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思念的故乡(Back to the native land)。”虽然他的手无法帮助他实现一名演奏家的梦想,但是他凭借着自己出众的能力和指挥天赋,让他依然在音乐世界里找到了一个真正属于他的位置——乐团的灵魂指挥家。 

   因此,当我们在追求以兴趣为导向的事业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丈量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托得起这份兴趣。当你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有限时,请不要沮丧,也许这正是发现自己其他才能的绝好机会。我觉得只有在充分能力保障下的兴趣才能绽放出它的光彩。所以,试着将你的能力和兴趣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这将会是发掘和利用自身潜能的最好途径。 

   回忆这些年走过的路,我很庆幸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一直以来做得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我想如果你对工作越有兴趣,你就会投入更多,也就会有更惊人的收获。就像1999年在李开复的邀请下我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那时能够跟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一起工作,能够与初创时期的研究院一起成长,能够从事全新的中文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便是我当时最怦然心动的选择。而且后来在这个实验室的确实现了很多语音技术方面的梦想。我想,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无非就是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情,就像英文中有句名谚所说的“Love what you do, and do what you love”。 

   后记 

   这篇文章是在2008年夏天写的,那时献给病重的母亲,希望她看了之后能理解她对我的影响。母亲在2008年10月去世。在2008年中,经历了奥运的热闹喧哗,又体验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低迷。动荡的一年中,母亲在我怀中过世乃是最深刻和不可磨灭的记忆。母亲以身做则,全心投入她最大的兴趣。在孩子年幼时,她任劳任怨得忙碌于我们兄弟姐妹的教育和成长。当我们长大离家后,则每天快乐的照顾她心爱的花园。即使她生病之后,仍然每天种植和灌溉美丽的花朵和果树。她是我认识的人之中,最能体会做一件事,不在于社会的评价,不在于经济的回报,不在于结果的成败,而在于做事的过程带给自己和他人的快乐。母亲,谢谢您教了我“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的真谛。 

-------------------------------------------------------------------------------------------- 
  作者介绍:

  张益肇,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毕业。1999年7月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任语音组主任研究员,从事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研究工作。之后在微软亚洲工程院任副院长,带领团队参与开发了Windows Mobile 和Windows Vista的产品。现为研究院技术战略和沟通部高级总监。他曾是 Nuance Communications 公司研究部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电信领域自然语言界面研究的先驱。在此之前,他还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东芝ULSI研究中心、美国通用电气研究院担任研究工作。他一直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激励自己每天的生活。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搜索